除了追求外表的年輕,不少即將邁入銀髮的族群,也改變吸收資訊方法與媒體接觸方法。因此,逆?行銷要把握哪些要點,才能接近這類族群?
 
圖/ Darkroom Daze@flickr

(Brain.com 2013-01-29)凱瑟琳‧梅爾的最新著作《逆齡社會:愈活愈年輕的全球新趨勢》點出:人們不再注重絕對的生理年齡,心理年齡才是大家在意的。雖然逆齡族仍會在意外表是否保持年輕,但是永保一顆年輕的心卻是不分世代所共同希望的。

從圖一可以發現,台灣醫藥美容商品的廣告量快速成長,2008至2011年成長了290%,顯示這塊市場的商機無限,台灣民眾重視外在的人已經愈來愈多。
 
圖一:醫藥美容類別廣告量

資料來源:尼爾森媒體研究(2008~2012 1-11月)
醫藥美容類別廣告量為:美容減肥食藥品、健康食品、瘦身美容中心、美容塑身器材、醫藥美容類活動的總和


逆齡行銷首重「價值」
凱瑟琳‧梅爾也提到,逆齡行銷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提供消費者心滿意足的價值感。因此,在與逆齡消費者進行溝通時,可以注意下列幾項特點:

.逆齡消費者不受年齡影響,他們所喜歡的商品與服務與青壯年沒有太大差異,購物行為也不會因年紀增長而變得保守

.逆齡消費者買得不是商品,而是心滿意足的價值感。尤其是尋找商品過程越困難者,越能激發起逆齡族的興趣

.能強化自我形象的商品最受青睞。因為逆齡族渴望買到自我價值和青春不朽,所以他們樂於追隨時尚潮流以及任何保證能讓他們掌控人生的商品

媒體行為與逆齡趨勢 多元接觸媒體的50歲以上族群
僅管平面媒體受到數位媒體的擠壓,在全球的廣告營收都呈現衰退的現象,但是台灣50歲以上的民眾報紙和雜誌的接觸率相較其他年齡層穩定。以60至65歲的消費者而言,在2012上半年的報紙、雜誌接觸率甚至有明顯成長(圖二)。

電視與網路的接觸率呈現反比的現象,愈年輕的族群從電視轉向網路的比例愈明顯,但是50歲以上的年長族群,電視接觸的狀況變化不大,而且網路的接觸率也有緩慢的成長。

從以上可以發現,台灣50歲以上的群眾接觸媒體的狀況愈來愈積極,不僅看電視也看報紙和雜誌,同時不排斥網路。相較於過去的年長者,這群50歲以上的人更加努力不讓自己與社會脫節,也顯示他們是逆齡社會下的重要族群。

圖二:各類媒體接觸率趨勢




資料來源:尼爾森媒體研究(Media Index,2008-2012 01-06)

50歲以上族群電視、網路媒體使用日益多元
進一步分析電視收看時數,則可發現50歲以上族群不論平日假日幾乎都超過2.5個小時,在2012年收看時間則更比過去幾年長。至於他們收看的頻道類型, 相較2008年也有所改變。2008年時以無線四台和新聞頻道佔據主要收視時間,但2012年則變得更為多元,戲劇、電影和體育頻道的收視佔比都紛紛成長 (圖三)。

圖三:50歲以上人口收視時數趨勢

單位:平均每日小時 資料來源:尼爾森媒體研究(Media Index,2008-2012 /01-06)

圖四:50歲以上觀眾所常看的電視頻道類型收視率占比

資料來源:尼爾森媒體研究(2008-2012)

不僅電視收看的行為變得多元,這群年長者在網路的使用上也有相同的趨勢。50-59歲族群使用即時通訊的比例明顯從08年的4.4%成長至7.1%,在各 類用途中增加最快速;60歲以上有上網的族群則在各種網路用途上都大幅度成長(圖五&六)。種種現象都顯示他們已經展現逆齡族的特質。

圖五 & 圖六:TOP 5網路使用用途


資料來源:尼爾森媒體研究(Media Index,2008-2012 1-6月)

已經開始進入逆齡社會的台灣,在行銷媒體溝通上,不能再拘泥過去的思維,在傳播策略上可以用更新、更多元的媒體管道溝通,而創意新穎的行銷手法也能吸引年長的逆齡族目光。崛起的逆齡商機,需要用消費者的角度出發,才能掌握趨勢!

延伸閱讀
逆齡社會崛起!行銷與媒體溝通的新時代


原文網址: 動腦新聞 http://www.brain.com.tw/News/RealNewsContent.aspx?ID=18146#ixzz2JLZrlXW6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收看 media 族群
    全站熱搜

    good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