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13-03-13)【創新策略】消費者在做購買決策時是理性的,但品牌如何在印象、記憶裡,施展魔法,要靠平常的經營。荷蘭航空還有那些吸引人的行銷活動,讓大家隨時想到他?

 
 

(Brain.com 2013-03-13)在前一篇《空窗期可以溝通什麼:荷蘭航空的數位行銷學》談到,台灣的品牌行銷人常面臨兩大挑戰:產品上市與上市之間的空窗期,以及對產品印象深,但對品牌內涵不太了解的問題。

以數位行銷出名的荷蘭航空,就持續以不同活動,吸引消費者注意,而除了為網友製作專屬地圖外,還有那些行銷活動,值得大家參考?

《讓你與KLM一起飛上青天,Tile Yourself》
你有想過有一天你的肖像會出現在飛機的塗裝上嗎?你不需要是hello kitty,也不必成為超級巨星,你只要在荷蘭航空的臉書粉絲頁上傳照片,就有機會實現。在這個《Tile Yourself》的活動,他將會把每一張照片轉化成荷蘭陶瓷特有的Delft Blue顏色,包括你的臉書大頭貼,一旦被選中了,你的圖像將和其他3999位網友一起出現在波音777的飛機上,跟著KLM飛到世界各地。

 
▲在臉書上上傳照片,選擇喜歡的圖示,加點Delft Blue特效,就可以做成大頭貼,還可以查看自己在飛機上可能的塗裝位置。

 
▲4000個幸運兒的大頭貼,跟著波音777翱翔天際


《將旅遊照片,變成影片的iPhone app,KLM Passport》
這個免費的app,跟iPhone的iMovie有點類似,只是陽春了需多。他會幫你把iPhone裡的照片或影片自動加上主題、過場動畫、音樂,變成一部旅遊影片,方便你分享到社群媒體上。

他一共有包括環遊世界、沙灘、雪地等10個主題供你選擇,讓你從手機裡的camera roll裡勾選10到60張不等的照片或影片(視主題的限制而定),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,我試過,不到2分鐘,一部美美的旅遊影片就完成了,非常方便。

 
▲系統只預載了兩個主題,視個人需要,可以免費下載其他不同主題



以上這幾個活動都有一個共同點:你不需要是KLM的顧客,就可以享受這些免費的服務。而且,切入點都集中在「豐富旅遊體驗或是滿足消費者對此類服務的基本需求上」。

你或許會想,這些活動對業績可能沒有立即的幫助,因為都不是新產品推廣或是促銷活動,可以立竿見影反應到銷售上啊!但,難道是荷蘭航空錢太多嗎?

我們會陷入這樣的疑惑,通常都是因為我們以為消費者做決策時都是理性的。

我不知道大家選擇航空公司時,是怎麼做決策的,對於我來說,可能是航點、時間、價格、飛安的印象、餐點、服務等綜合因素。在許多時候我選擇的不是價格最划算的那一個,而是某個服務或彈性。

荷蘭航空透過這些活動,告訴你「他是多麼貼心的替消費者設想」的品牌價值。我必須承認,我一次都沒搭過荷蘭航空的航班,但至少在接觸這些行銷案,被系統化 的「催眠、洗腦」後,我願意把KLM當成候選名單之一,而相對某些航空公司,即使他也是個品牌(應該沒有航空公司是不知名的雜牌吧),不管他有多便宜,我 連考慮都不會考慮。

產品力,當然絕對是所有業績的根本,沒有產品力的行銷,只是加速品牌死亡而已。只是,在面對越來越競爭的時代,不具產品力的品牌,根本連混的機會都沒有,更別提如何跟別人競爭了。重點是,作為一個具競爭力的品牌,你要怎麼讓消費者相信「我的品牌比較適合妳」的這件事?

許多時候,我們消費產品時早就不是因為為了滿足最原始的基本動機而來的,而是因為品牌帶給我的美好想像的附加價值上。

就像穿Nike,不是為了跑起來特別輕鬆,而是那個「為了理想勇往直前的的感覺;喝海尼根,不是因為特別甘甜可口,而是一種聰明的擇善固執;喝左岸咖啡館,不是想要解癮,而是要讓腦子暫時逃離,神遊到浪漫國度。(引用自另一篇網誌-Diesel踢屁股的品牌哲學

因為,產品規格很容易被模仿,但,品牌印象,不能。這就是為什麼荷蘭航空要花這麼多力氣,系統化的跟消費者溝通他的品牌價值,而不只是溝通產品力的原因了。

未完待續:下個主題,將分享幾個KLM對現有顧客服務或是新產品推廣上的做法,雖然跟產品的關聯性高了,但同樣創意無限!(本文轉載自米卡的行銷放肆─KLM荷蘭航空的數位行銷學1/2


原文網址: 動腦新聞 http://www.brain.com.tw/News/RealNewsContent.aspx?ID=18364#ixzz2NrNi6ued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航空 品牌 印象
    全站熱搜

    good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